2025年7月,俄罗斯高调宣布启动米80中型运输直升机项目,号称要接替全球畅销的“河马”家族(米8/米17系列)。但这款“画饼”还没下锅的新机型,真的能复制前辈的成功吗?中国作为“河马”最大用户之一,手里攥着400多架俄制直升机,如今国产直8L、直20已能独当一面,还会再掏腰包买米80吗?
俄罗斯人搞直升机向来有两把刷子。米8系列从1961年首飞至今,全球卖了超过1.7万架,堪称直升机界的“AK-47”。解放军从90年代开始狂扫货,光是米17/171就囤了400多架,连高原巡逻都靠它。为啥这么香?皮实耐造还便宜,当年单价不到800万美元,比国产直8靠谱得多。
但老“河马”终究要退休。米80号称最大起飞重量14吨,比米17多扛1吨货,复合材料旋翼、X形尾桨听着挺唬人。可俄罗斯军工现在啥德行?A100预警机黄了,库兹涅佐夫航母趴窝十年,苏-75战斗机模型巡展全球——米80会不会又是个PPT项目?要知道米171A3改进型单价都涨到1200万美元了,新机型怕不是要奔着2000万去。
中国这边早不是吴下阿蒙。直8L最大起飞重量15吨,运力压米80一头;直20通用直升机全面开花,高原性能比俄制货更胜一筹。更关键的是国产机后勤体系自成一家,不用再为俄制配件犯愁。去年珠海航展上,军工人员私下透露:“现在新列装的运输直升机,国产化率已经超过90%。”
不过俄制直升机未必没市场。森林消防、应急救援这些部门还在用卡-32,毕竟双旋翼吊装货物确实方便。米80要是真能落地,说不定能像当年米26那样,在民用领域分杯羹。但想进解放军序列?难!武警部队去年刚接装直8L,高原演习直接吊运“山猫”全地形车,俄制直升机想插队?门都没有。
米80这出戏,关键看俄罗斯能不能把饼烙熟。中国军购早过了“捡到篮子里都是菜”的年代,现在挑食得很——要么技术独一份,要么价格打骨折,否则还不如自家厨房端出来的热乎。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伍伍策略-实盘杠杆平台-股票杠杆app-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